来源:更新时间:2025-11-26 18:15:00点击:
"文化润疆" 战略对促进新疆地区文化繁荣、民族团结意义重大。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将其引入校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素养。吉津斋与天水堂在上海援疆指挥部的引领和指引下,参与了七宝对口帮扶的新疆泽普县的篆刻"文化润疆"项目。


本项目于九月一日正式开课启动,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先生作为项目总指导,对参与的师生致以了殷切期望,希望让传统篆刻艺术既能走进课堂、贴近青少年,也能为教育工作者搭建系统学习平台,助力其掌握篆刻技艺与教学方法,进而推动篆刻文化在本地校园的长效传播与普及。

本次展览是从泽普当地400名中小学生与20位教师的篆刻教育结业作品中,筛选出70件的优秀作品于吉津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示。展览开幕时,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先生也亲临现场点评指导,他对本次项目的进行和展览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盛赞本次项目能让"文化润疆"的理念真正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同学们在文化的滋养中成长为有文化底蕴、有家国情怀的新一代,为新疆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吉津斋热情接待了远道而来的新疆教师参访团,并在古朴雅致的斋内举办了一场简短而充实的文化交流座谈会。双方围坐一堂,围绕正在推进的文化润疆项目,就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文化传承等核心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


来自新疆的教师们分享了他们在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实践心得,吉津斋与天水堂的徐老师及赵老师则介绍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创新案例。整场交流气氛融洽,既深化了对文化润疆内涵的理解,也为后续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时近三月的"文化润疆——篆刻文化进校园"活动至此已圆满落下帷幕。这是一次以刀为笔、以石为媒的深度文化对话,也是一场生动而深刻的育人实践。
活动期间,方寸之间的金石艺术走进课堂,让同学们在一笔一画的奏刀中,不仅领略了汉字的结构之美、篆刻的古朴之韵,更亲身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专注、严谨、承古开新的精神内核。我们坚信,文化的力量,在于"润物细无声"。此次篆刻之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为文化润疆工程注入了鲜活而厚重的内涵。它不仅在孩子们心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架起了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活动虽已结束,但文化传承的刀笔未停。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成为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让这源于方寸之间的金石之声,汇入时代的长河,久久回响,历久弥新。
责任编辑:闻远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