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看报网(kanbaow.cn)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讯

百万豪车竟是维修车?车主维权遭遇"踢皮球"

时间:2025-04-09 22:29|来源:网络|作者:网络| 浏览:

近日,一则"车主花72.8万购买路特斯新车,实为维修车"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来自天津的王先生通过澎湃公众互动平台"质量官"反映,他于2024年12月14日在天津路特斯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入一辆路特斯ELETRE夏花车型,但提车后不久便发现车辆存在多项异常问题,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该车辆曾经历过维修更换重要配件。

豪车变"问题车",车主维权路漫漫

2024年12月14日,王先生在天津路特斯4S店支付了72.8万元购买了一辆路特斯ELETRE夏花车型。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王先生发现车辆存在多项异常:车辆前保险杠和前大灯存在拆卸痕迹,并且更换过驱动电机散热水泵总成。


"销售顾问当时向我保证这是全新车辆,没有任何问题。"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与4S店董店长的聊天记录。在聊天中,销售人员明确表示车辆为全新车,从未进行过任何维修。


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王先生提供的4S店维保记录显示,该车曾于2024年2月2日进行过维修,维修项目包括"VGM PBL软件刷写;主动稳定杆(ARMF)软件刷写;仪检查把手盖板灵敏度;升级刷写2;升级刷写4;数字钥匙配置更改;添加冷却液;驱动电机散热器水泵更换"等多项内容。

4S店否认,路特斯中国"密切关注"

面对王先生的质疑,天津路特斯4S店销售经理却表示"车辆从未维修过",并拒绝承认检查单的真实性。王先生多次联系4S店要求解决问题,但均被推诿搪塞。


"我找到4S店要求退车退款,他们却说这是正常的新车交付前检查,不存在欺诈行为。"王先生表示,自己已经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并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对此,澎湃新闻多次联系路特斯4S店经理董先生,但电话并未被接听。随后,澎湃新闻致电路特斯中国官方热线,其表示路特斯中国官方会与车主和相关门店联系,并敦促当地经销商尽快与车主进行协商。

专家解读:4S店行为或已构成欺诈

汽车行业专家李明(化名)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4S店在销售过程中隐瞒车辆曾经维修的事实,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PDI检查是指Pre-Delivery Inspection(交付前检查),是新车从经销商交付到消费者手中前的重要程序。"李明解释道,"但PDI检查与维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维修是指车辆出现故障后进行的修复,而PDI检查则是对新车出厂后的基本功能进行检查确认。"


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第十一条规定,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明示所出售的汽车产品质量保证、保修服务及消费者需知悉的其他售后服务政策。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类似案例频发,消费者如何自保?

事实上,这并非个案。近年来,4S店隐瞒车况销售的案例屡见不鲜。2024年12月,茂名市一消费者在某汽车4S店购买一辆价值7万多元的小轿车,后在外省4S店做保养时发现车辆部件异常,经查实为维修车辆,最终获得"退一赔三"的判决。


2020年8月,连云港某4S店在销售车辆时隐瞒了车辆曾发生事故的事实,法院最终判决该4S店构成欺诈,需向消费者三倍赔偿。


那么,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


索要并仔细查看随车文件:包括车辆合格证、一致性证书、三包凭证等,确认车辆信息是否一致。

要求查看维修记录:在购车前,可以要求4S店提供车辆的维修保养记录,确认车辆是否有维修史。

进行第三方检测:可以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车辆进行检测,排除隐患。

保留证据:在购车过程中,应保留与销售人员的沟通记录、合同、发票等证据,以备日后维权使用。

了解相关法律: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汽车三包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知晓自己的权利和维权途径。

维权之路漫长,但法律终将给出公正答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王先生要求路特斯官方对双方所签订的合同进行退一赔三的处理,即退还实际支付金额728000元,加上赔偿三倍共计2912000元。


目前,此事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路特斯中国表示将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并敦促当地经销商尽快与车主协商解决。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提醒,在购买高价值商品如汽车时,消费者应当提高警惕,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保留相关证据,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正规渠道维权。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汽车销售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文中王先生为化名)


编辑推荐
苏ICP备19042297号-7
苏公网安备32131102000879号

Copyright © 2022-2032 看报网 版权所有 邮箱:106291126@qq.com Powered by EyouCms